兼職教授及碩導

發布者:伟德BETVLCTOR發布時間:2021-06-18浏覽次數:22

  鄭潔皎,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複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康複醫學科科主任,上海市康複治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康複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康複醫學會老年康複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康複醫學會标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向:老年康複、康複标準。

  張道強,伟德BETVLCTOR兼職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國際模式識别協會會士,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主要從事人工智能與醫學圖像分析研究,發表論文200餘篇,被引12000 餘次。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2項,指導學生獲MICCAI'19青年科學家獎等論文獎10餘次。

  郭帥,伟德BETVLCTOR兼職教授。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康複裝備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委員、中國康複技術轉化與産業促進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康複技術轉化與産業促進聯盟理事、中國建築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委員、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編委等職。主要從事機器人學方向研究。

  袁逖飛,伟德BETVLCTOR兼職教授。三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系列成果以通訊作者發表在Nat Neurosci, Sci AdvancesJAMA Psychiatry, Mol Psychiatry, Biol Psychiatry等雜志上。擔任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應激神經生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戒毒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等項目資助。

  齊瑞,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醫院康複科主任醫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針灸學會基層推廣專委會常委、上海市康複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沈敏,主任醫師、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複醫院兒童康複科主任,研究方向:兒童青少年康複。與大韓國際姿勢運動科學學會會長WON SANGHEE教授一起研發出針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STS療法,并形成了基于Rodin4D技術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遠程矯治模式。凝聚上海市兒童神經外科學界和骨科學界等成立上海腦癱多學科鍊式服務模式。

  向延衛,碩士研究生導師、伟德BETVLCTOR黨總支書記、副院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監事、中華中醫藥學會改革與發展研究分會副秘書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分會委員、上海市藥理學會皮膚藥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皮膚病的基礎、臨床與康複研究。

  胡軍,副教授、伟德BETVLCTOR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疾病伴随的認知障礙、運動功能障礙、睡眠障礙和社會參與功能減退以及運動系統損傷引起的各種功能障礙。主持和參與多項課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劉曉丹,副教授、伟德BETVLCTOR副院長,主要從事心肺康複及常見病作業治療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4項,發表SCI論文16篇。獲中國康複醫學會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康複醫學會優秀青年康複治療師、上海中醫藥大學杏林學者等榮譽稱号。

萬萍,上海中醫藥大學言語聽覺康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美國貝勒醫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嗓音與吞咽中西醫結合康複。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等各級别科研項目7項,發表核心刊物論文40餘篇,英文SCI論文7篇。

王健,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康複醫學會康複醫學教育專委會委員。研究方向為年病的中醫藥防治與康複。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丁道芳,副研究員、康複研究所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肌骨疾病的康複機制研究。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和1項市級課題。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國家專利2項,國内外期刊共發表論文60餘篇,SCI論文18篇。

  方磊,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中西醫結合博士後、悉尼大學心肺康複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傳統運動療法生物效應機制與臨床應用研究。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體育總局科技攻關重點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國家及省市級課題13項,發表學術論文50篇,獲得專利7項。

  吳緒波,副教授、伟德BETVLCTOR物理治療教研室主任、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康複醫學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運動治療在髒器康複中的基礎及應用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課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Baidu
sogou